2008年3月1日

“免費”是個好主意!!!

如果一個行銷經理告訴老闆,因為產品的製造成本大幅降低,每一單位的售價對消費者的價格已趨近於零,不如我們將這樣商品免費提供給喜歡的顧客吧!不知道有多少老闆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你這個想法是不是瘋了! #$…* ?我要你這個行銷經理做什麼?
“免費”並不是個笨主意。相反地,暢銷書『長尾理論』的作者Chris Anderson預計在明年初出版他的下一本著作,書名暫定為“Free”,就將在書中暢談這一個商業模式。書雖然尚未完成,但是國外眾知名媒體紛紛開始將“Freecnomics”當成一個重要的趨勢在探討,不得不佩服大師的行銷手法果然高人一等!
Anderson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其實不然。在媒體的世界不乏這種免費的案例,且中外皆然。以生活在台北的筆者為例,我每天早上開車時會打開廣播聽一下今天有哪些新的資訊,停好車轉乘捷運來公司上班,進站時習慣性的會看一下UPaper的報架上是不是還有免費的報紙可供取閱,而進公司忙到一個段落時,再打開我的web email收信一下;廣播、UPaper和web email都是免費的。
這種商業模式之所以存在,立基在一個媒體,消費者、媒體與廣告主的三方共生關係;“免費”的媒體增加了消費者的注意力,提昇的閱聽率吸引了廣告主的廣告投資,媒體經營者的成本進而從廣告收益回收。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能擁有消費者眼球者,即握有最大的資源!所以,廣播收聽可以是免費的;無線電視的收視是免費的;網際網路更是這種模式的徹底體現,現今網路上“無料”的服務與資訊更是多的不勝枚舉,除了免費的webmail信箱;我們看的網路新聞不也是免費的嗎?
那麼,所有的媒體服務未來都會是免費的嗎?又似乎不會也不太可能!能夠在免費與付費之間求得最佳平衡的媒體,才是未來最大的贏家!我們可以看到, 許多內容網站的一般內容對所有網友開放,然而進階的精華內容,那些屬於長長的尾巴那端的小眾特別感興趣的且投入度高、興緻高昂的內容,則需要付費訂閱才能取得。
祗是,難道這種模式祗能在網路上奏效?對Off-line媒體並不適用?試問,如果今天便利商店的報架上販賣的報紙都是需要付費的,可是香蕉日報卻是免費的,對於消費者會不會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不知道你會如何行動,而我可是會將省下來的10元,拿來買個茶葉蛋配報,渡過一個充實的週末上午,就看那個媒體願意踏出免費的第一步吧!


>詳全文

2003-2007年台灣廣告量市場變化

網路媒體廣告量逆勢突起
•2003-2007近五年來,台灣地區整體傳統媒體(註1)廣告量減少約一成(由506億減少為454億)。有線電視與報紙是明顯享有較多廣告量的兩個媒體,然而從2005年度起,投注在這兩大媒體的廣告量持續明顯縮減。

•相對於傳統媒體廣告量,台灣地區網路廣告量卻在2005-2007期間成長超過六成(由30.5億增加為49.5億),並於2007年超越無線電視廣告量。


行銷溝通人員對於網路廣告有著相當高的期待,但仍待建立信心
•同時觀察2005-2007年間媒體使用情形與廣告投入量,可發現台灣地區12-65歲民眾整體昨日上網率約成長3成(由36%提升至46%),但是,網路廣告量卻在眾人的期待下成長超過6成。顯見行銷溝通人員對網路媒體潛力的認同與期待。
•此外,2007年起,昨日上網率(46%)已追上昨日閱報率(45%);然而,網路廣告量卻僅佔報紙廣告量4成不到。細究媒體使用率與廣告量間的關係,會發現行銷溝通人員在運用網路媒體時的信心與習慣仍在建立當中。


產業景氣熱度決定了廣告量的多寡
•依產業別觀察廣告投入量,可發現近五年來『建築類』貢獻的量最大,並有持續成長的情形,反映同期熱絡的房地產市場。然而,2006-2007年間建築類廣告量的增幅已出現減緩之趨勢,似乎也反應了房市猶疑、觀望的氣氛。
•交通工具與金融財經類的廣告則出現明顯刪減的情形,分別反映了不景氣的車市與因雙卡(現金卡、信用卡)風暴受挫的金融產業仍待復甦。


以開放的心胸與彈性的思考,在景氣不佳的廣告市場中勝出
•2007下半年美國次級房貸問題以及後續一連串的原物料短缺與價格膨脹,使得全球普遍對於2008年市場景氣不懷抱希望。在景氣未能提升的情形下,行銷溝通人員面臨的定是更加緊縮的廣告預算。
•在緊縮的廣告預算下,行銷溝通人員勢必需要以更開放的心胸去評估並採用更具新意與創意的媒體組合,以彈性取代慣性,獲得滿意的溝通效率。


>詳全文

Coke With Food

從市場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消費者的飲食選擇上雖然較為多元,但是傳統的中式美食(例如:米、麵食…等)仍為台灣消費者飲食習慣上的主流,在飲料選擇上則大多以茶類飲品為首選,而可口可樂則被歸類在享用西方美食的時候(例如:炸雞、披薩…等)才會飲用。因此客戶希望能創造出可口可樂與中式美食結合的機會點,且不只是在家中或是在外用餐者,皆期望能提升這些消費者飲用可口可樂的意願及頻次。但在這次廣告創意表現上是從家庭聚餐的概念出發,營造出可口可樂是與家人聚會時歡樂的氛圍,同時帶出中式美食與可口可樂絕配的感覺,相對缺乏了對外食者溝通的管道。

Challenge:
由於這波電視廣告主要的溝通對象為媽媽族群,但針對外食族群又須與中式美食做結合,因此在媒體企劃上,我們遇到了幾個問題及挑戰:
1.有兩個不同生活習慣的族群:25-44歲媽媽族群及20-39歲外食者,而在限有的預算之下該如何準確的運用媒體與這兩者溝通?
2.在台灣大家都認為可口可樂是屬於漢堡、炸雞和薯條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將可口可樂與傳統的中式美食連結在一起?同時也提升此搭配的偏好度?

Insight:
25-44歲媽媽族群:家人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們最關心的事情,因此生活上的所有事情都圍繞在家人身上。而他們媒體的接觸行為主要以電視及閱讀報章雜誌為主,其中特別會關心與烹飪相關的資訊。20-39歲外食者:最常和朋友及同事們相處在一起,因此他們在外用餐的比例較高,亦也較重視在外用餐的氣氛。而他們平常除了看電視之外,網路媒體也是他們接收資訊的管道之一。

Strategy:
1.透過接觸率高的電視媒體來亦建立接觸廣度,亦可同時接觸到兩個目標族群。
2.為了加強中式美食與可口可樂的連結度,故選擇與美食類相關媒體結合,深入介紹可口可樂與中式美食搭配的感覺與搭配上的建議:
•藉由新聞及節目置入來建立話題性及新聞性。
•透過雜誌廣編稿除了介紹中式美食餐廳外,分享美食搭配可口可樂的感覺。
•利用20-39歲族群習慣於網站上收集資料的習性,選擇美食網站與較年輕的外食族群溝通,同時宣傳可口可樂的餐廳通路。

Activation:
電視:
1.此波執行期間接近農曆過年,因此在素材操作及執行的策略上兩波會有不同:
•第一波段:農曆年前主打20秒主題廣告,聲量建議採前重後輕策略,於初期快速建立知名度。
•第二波段:農曆年期間主打20秒+5秒農曆新年賀歲廣告,聲量建議採前輕後重策略,加強觸動農曆年節消費者採購可口可樂的行動。
2.選擇高收視率的美食節目置入及進出口卡(包含非凡大探索、型男大主廚、食尚玩家等節目)。


3.麻辣天后宮節目置入-吸引年輕族群, 用更多元的方式置入可樂



4.Mini Program-利用詹姆士魅力吸引媽媽族群

5.新聞置入-提高話題性


網路:
•選擇與美食類相關網站透過專案包裝的方式露出,除了深入介紹餐廳給常常在外用餐的族群們更多的選擇之外,同時分享美食搭配可樂的感覺。
•Promo可口可樂通路餐廳


平面媒體:
•以各式受歡迎的中式美食為主軸,強化可口可樂“食在好配”
•透過廣編稿形式採系列性的方式介紹美食餐廳的所在
–非凡商業e週刊:涮涮鍋篇及燒烤篇。
–食尚玩家:牛肉麵篇、麻辣火鍋篇、熱炒篇及小吃篇。


Captivation:
•在整波結束後除了達成當初所設定的媒體目標外(GRP/Reach/PIB/Prime Time…)
•網站成效:
-總計創造超過780萬次的媒體曝光次數,與超過4萬次的點閱次數
-生活+網站內文總計約有25萬人次瀏覽
•型男大主廚節目置入,詹姆士的推薦造成媽媽族群的熱烈探討
•平面媒體的部分,客戶的滿意度高且希望能再繼續做,同時也讓介紹到的餐廳覺得高興


>詳全文

2008肯定是一個精采可期的年度!!!

棒球拿到奧運的門票的狂喜雀躍夾雜著你是藍我是綠炮火喧囂,熱熱鬧鬧的打響了台灣2008的第一季。選後經濟復甦的高度期待,股市、房市、三通…更讓每個人摒息以待的迎接消失很久的希望。

這一期,我們想要分享的是Coke的案例。Coke一直都被認定是漢堡、薯條與Pizza的最佳拍檔,可是我們讓Coke跟中式食物有了美麗的初次邂逅,而且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呢!

行銷方法隨著競爭白熱化的市場千變萬化,如何突破重點在於how we think、how we work &what we deliver。“Innovation Approach”被重新定義在不只是讓消費者看到或聽到(reach),而是深入消費者的心中與“感動”(captivate)她;所以“免費”也許是異軍突起的行銷策略。阿里巴巴的馬雲董事長就曾在一場座談會提出,<免費>幫新客戶服務,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策略之一;重點在不可因免費而降低服務品質,而是要讓客戶認同與習慣服務品質後,再向客戶要求付費。對消費者來說,有人願意提供免費友好的服務/產品,何樂不為?!對業者而言,等消費者對其產生信任後,生意自然源源不絕…原來成敗都在一念之間。

寒冷的冬天快要結束了,春天腳步也近了,媒體正忙著改版、換新裝。我們衷心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只要努力,許多以為不可能的事都會慢慢成真。


>詳全文

變化多端的平面媒體市場

立春已過,轉眼間時序已進入春天,正是萬物新生的時節,在此我們為您回顧近來平面媒體市場上的一些重大變化,希望提供您對新年度規劃的參考資訊。


因應廣告市場持續萎縮 各大報紛紛調整版型或單元內容

中國時報改版
自2007年8/21起改版, 主要改變的是版型及頭版報頭橫眉;新聞版序也略為調整

蘋果日報財富周刊
自12/17起每週一出刊;採隨報附贈方式, 目前僅發行台北市縣;內容包括:房市掃瞄/全球行情/名人理財經/創業故事/股海導航/基金指南

自由時報時尚大道
自12/21起, 每週五出刊F套-時尚大道;以Fashion & 精品為主

聯合報改版
自1/8 起調整如下:
新增AA版 國際/體育 (週一至週日) **體育原來在D版
整合D版 影視/消費 (週一至週五) **消費原來在E版
增加EE版 旅遊休閒 (每週二、四 ) **E版家庭副刊、醫療不變
增加BB版 基金通 (每週三)


爽報
爽報,已不把自己定位為捷運報,目前除在捷運出口派報,更拓展派報領域至公車及客運站、早餐店、咖啡店等,將朝都會報型態發展.





幾家歡樂 幾家愁的雜誌市場
雖然景氣持續低迷, 物價不斷上揚, 但仍有新的雜誌媒體進入市場

Money+ 雜誌 創刊
於2007年10月創刊, 經營團隊由原SMART成員組成, 包括:總顧問詹宏志及董事長兼CEO童再興, 加上社長林奇芬、總編輯李美虹.

MONEY+的目標讀者群
1、30歲以上的社會菁英份子。
2、個人及家庭年收入達100萬元以上。
3、重視家庭,且重視子女教育。
4、關心生活品質與退休規劃。
5、對新事物、新觀念接受度高,並具國際觀。

雜誌定位
家庭理財的守護者
財富管理的實踐家
共同基金的領航者

台灣高鐵雜誌 創刊

台灣高鐵公司自2007年11月起,發行以鐵道文化為中心之生活雜誌 ─ 「T Plus台灣高鐵雜誌」雙月刊創刊號,提供商務車廂旅客閱覽,希望這本意涵多項T字母(Taiwan、Transportation、Train、Travel、Taste、Touch、Timeless)的雜誌,從文學、音樂、美食、電影到歷史,讓旅客在高鐵行程中,同步體會世界鐵道的萬種風情。
發行數量:10萬份
廣告版面:15頁
通路  :高鐵商務車廂,免費提供
雜誌通路:所有營運列車之商務車廂座椅網籃




財訊雜誌 更名為 新財訊

從2008年開始,財訊組織進行改造,由謝金河執行長接班,成立「財信傳媒集團」象徵新世代到來,同時財訊雜誌社也更名為「財信雜誌社」,原財訊月刊更名為「新財訊」,更名後仍由原經營團隊繼續提供更豐富、更貼心的服務





健康兩點靈創刊
由TVBS周刊發行;2008年2月創刊; 為半年刊, 2月 & 8月出刊




VOGUE/GQ Caf'e 美學生活專刊
3月創刊, 以季刊發行, 6, 9, 11月出刊













然而,也有雜誌不堪市場長期景氣低迷, 黯然結束。(PC Office / ampm / ELLE girl / aspire / sugar / CashBox / marie claire 玩家/Download / Call / JOKER / minigirl / Spring ……)

或者如 “M社會” 雜誌之淡出市場,改以書籍方式出刊

2006年12月試刊號至2007年12月,整整一年的時間;在整體環境的不景氣下, “M 社會“ 悄悄的淡出雜誌市場,2008年將不定期,以書籍的方式出版。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