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日

2003-2007年台灣廣告量市場變化

網路媒體廣告量逆勢突起
•2003-2007近五年來,台灣地區整體傳統媒體(註1)廣告量減少約一成(由506億減少為454億)。有線電視與報紙是明顯享有較多廣告量的兩個媒體,然而從2005年度起,投注在這兩大媒體的廣告量持續明顯縮減。

•相對於傳統媒體廣告量,台灣地區網路廣告量卻在2005-2007期間成長超過六成(由30.5億增加為49.5億),並於2007年超越無線電視廣告量。


行銷溝通人員對於網路廣告有著相當高的期待,但仍待建立信心
•同時觀察2005-2007年間媒體使用情形與廣告投入量,可發現台灣地區12-65歲民眾整體昨日上網率約成長3成(由36%提升至46%),但是,網路廣告量卻在眾人的期待下成長超過6成。顯見行銷溝通人員對網路媒體潛力的認同與期待。
•此外,2007年起,昨日上網率(46%)已追上昨日閱報率(45%);然而,網路廣告量卻僅佔報紙廣告量4成不到。細究媒體使用率與廣告量間的關係,會發現行銷溝通人員在運用網路媒體時的信心與習慣仍在建立當中。


產業景氣熱度決定了廣告量的多寡
•依產業別觀察廣告投入量,可發現近五年來『建築類』貢獻的量最大,並有持續成長的情形,反映同期熱絡的房地產市場。然而,2006-2007年間建築類廣告量的增幅已出現減緩之趨勢,似乎也反應了房市猶疑、觀望的氣氛。
•交通工具與金融財經類的廣告則出現明顯刪減的情形,分別反映了不景氣的車市與因雙卡(現金卡、信用卡)風暴受挫的金融產業仍待復甦。


以開放的心胸與彈性的思考,在景氣不佳的廣告市場中勝出
•2007下半年美國次級房貸問題以及後續一連串的原物料短缺與價格膨脹,使得全球普遍對於2008年市場景氣不懷抱希望。在景氣未能提升的情形下,行銷溝通人員面臨的定是更加緊縮的廣告預算。
•在緊縮的廣告預算下,行銷溝通人員勢必需要以更開放的心胸去評估並採用更具新意與創意的媒體組合,以彈性取代慣性,獲得滿意的溝通效率。

沒有留言: